或因举动而唾;其痰如墨,又如破絮,或如桃胶,或如蚬肉。再按脏腑经脉共十二,以止九候,故遗手太阳小肠,手厥阴心包,足太阳膀胱三经,不知当诊何处。
又寿夭刚柔篇云∶忧恐忿怒伤气。血脉气息,上下循环。
气不能与之谐,反上气喘促,自汗恶寒,面白,脉浮,按之空涩。色散未聚,病亦未聚。
紧与弦相似,但多袅动夭矫之势,所谓如转索者是也。况二肠位虽居下,而其经脉皆上行,则候经于寸,候腑于尺,前说未可废也。
三证各别,皆属于热。痰盛必用吐,先一餐勿食,次早捣茶子煎汤,束小腹饮之即叶。
行后倦睡,觉饥先与稠米汤饮,次与淡稀粥,三日后方与少菜羹,次与浓粥软饭。本方去人参,加木香、枳实,名五磨饮子,白酒磨服。